摘要: 油液監測技術是通過分析被監測機器的在用潤滑劑(或工作介質)的性能變化和攜帶的磨損微粒的情況,獲得機器的潤滑和磨損狀態的信息,評價機器的工況和預測故障,并確定故
油液監測技術是通過分析被監測機器的在用潤滑劑(或工作介質)的性能變化和攜帶的磨損微粒的情況,獲得機器的潤滑和磨損狀態的信息,評價機器的工況和預測故障,并確定故障原因、類型和零件的技術。
油液品質變送器通過將非常高頻的交流電壓導入油樣中,并精密測量油樣的儲能能力(電容率)和導電能力(電導率)。當油液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和/或者被污染程度的加深,油品種的極性因子會顯著的增加,通過結合這些測量因子(方法),我們可以評估油液品質降低的變化量已經發生了多少改變。
起初油液監測只是油污染分析,主要是分析油液品質的理化指標如粘度、水分、酸值、閃點、機械雜質等,通常采用石油產品性能指標測定方法對在用潤滑劑進行檢測,以評價其質量的變化。工業化生產的發展使機器越來越大型化、復雜化和連續化,對機器的維修要求越來越高,因此,機器故障診斷技術應運而生,促使了人們積極開發基于油液監測的診斷方法。
首先,人們注重了在用潤滑油中攜帶的磨損微粒和污染物微粒,因此,將光譜分析移植用于在用潤滑油中磨粒元素和含量的分析,通過獲得磨粒元素種類和含量的信息,對取樣機器的磨損狀況作出解釋,這一方法的應用,開拓了油液監測從磨粒這一信息載體獲得機器故障的先例。
尤其是油液品質變送器的出現,更是促進了油液監測技術這一方面的發展。進入90年代,利用氣相色譜和質譜儀測定在用潤滑油的組分變化也有報道。綜觀油液監測技術的發展過程不僅其分析方法在不斷增加,而且從在用潤滑油中得到的信息也在逐漸擴大。
希望上述內容能夠幫助您更好的了解本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