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人類的進步,粘度計的使用越來越廣泛,且其是測量流體粘度的物性分析儀器。粘度是流體物質的一種物理特性,它反映流體受外力作用時分子間呈現的內部
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人類的進步,
粘度計的使用越來越廣泛,且其是測量流體粘度的物性分析儀器。粘度是流體物質的一種物理特性,它反映流體受外力作用時分子間呈現的內部摩擦力,物質的粘度與其化學成分密切相關。在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中,常依通過測量粘度來監控物質的成分或品質。
為了是測量結果更準確,以下注意事項必須要注意:
1、儀器的性能指標必須滿足國家計量檢定規程度要求,使用中的儀器要進行周期檢定,必要時(儀器使用頻繁或處于合格臨界狀態)要進行中間自查以確定其計量性能合格,系數誤差在允許范圍內,否則無法獲得準確數據。
2、注意被測液體的溫度:許多用戶忽視這一點,認為溫度差一點無所謂,我們的實驗證明:當溫度偏差0.5℃時,有些液體粘度值偏差超過5%,溫度偏差對粘度影響很大,溫度升高,粘度下降。所以要特別注意將被測液體的溫度恒定在規定的溫度點附近,對測量不要超過0.1℃。
3、頻率修正:對于國產儀器名義頻率在50Hz,而我國目前的供電頻率也是50Hz,我們用頻率計測試變動性小于0.5%,所以一般測量不需要頻率修正。但對于日本和歐美的有些儀器,名義頻率在60Hz,必須進行頻率修正,否則會產生20%的誤差,修正公式為:實際粘度=指示粘度×名義頻率÷實際頻率。
4、轉子的清洗:測量用的轉子(包括外筒)要清潔無污物,一般要在測量后及時清洗,特別在測油漆和膠粘劑之后。要注意清洗的方法,可用合適的有機溶劑浸泡,千萬不要用金屬刀具等硬刮,因為轉子表面有嚴重的刮痕時會帶來測量結果的偏差。
5、正確選擇轉子或調整轉速,使示值在20~90格之間:該類儀器采用刻度盤加指針方式讀數,其穩定性及讀數偏差綜合在一起有0.5格,如果讀數偏小如5格附近,引起的相對誤差在10%以上,如果選擇合適的轉子或轉速使讀數在50格,那么其相對誤差可降低到1%。如果示值在90格以上,使游絲產生的扭矩過大,容易產生蠕變,損傷游絲,所以一定要正確選擇轉子和轉速。